在建团95周年,建军90周年之际,yl23411永利有限公司“寻迹”社会实践团队赴临沂蒙阴等地就“忆历史安不忘危,守初心砥砺前行”专题展开了调研。
7月1日,经过一天的前期准备和火车、大巴、三轮车的几番辗转,“寻迹”调研团终于来到了沂蒙阴孟良崮、沂南、莒南等地,展开了为期7天的社会调研活动。为了更好地展开调研、全面地感悟红色文化,到达目的地后调研团并没有急于展开对红色老区的参观活动,而是首先向沂蒙老区的当地百姓及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在对“人们如何看待沂蒙老区等红色旅游地”、“如何使红色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了深刻的把握后,调研团正式展开了实地调研活动。
首先调研团来到了位于莒南县的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尽管调研团在参观之前就在网上查阅了该旧址的资料,但是当亲眼看到时还是为山东政府的旧址所震撼。在我们的印象中政府或司令部旧址可能非常破败、陈旧,就算不像延安等地那般“灰头土脸”也应该在经过岁月的摧残后十分凄凉。但其实并不是,自大门进去后发现旧址就像一个独立的院落,绿树如茵、曲径通幽。道路两侧有对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的介绍,团队中的本地人赵由甲同学充当临时导游,带领团队参观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旧址中有零星自发过来参观的游客,但更多的是事业单位组织的集体学习活动,其中不少游客被调研团的解说所吸引,聚集在一起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
然后我们来到了沂南的马牧池红嫂旅游区和红色影视文化基地。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馆内设置有红嫂主体展馆展区、红嫂生活体验展区和沂蒙红色遗迹展区。该馆以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核心内容的红嫂精神。纪念馆以独特的古山村风貌为依托,再现沂蒙革命史。红嫂旅游区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当时抗战老区的住宅原貌,紧凑、密集、到处挂着玉米棒子的院落向游客展示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集体生活时的团结与包容。“乳汁救伤员”、“门板搭桥梁”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嫂故事展现在游客们的眼前。调研团的成员们没有说话,认真地感受着那个年代革命女性的坚强与别样的美丽。
最后我们来到了临沂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陵园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石柱和烈士浮雕,调研团仔细观察了这些浮雕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董必武、刘伯承、陈毅和罗荣恒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陵园不仅是红色旅游区,更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将领等的墓地。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罗炳辉将军、德国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新闻战士、太平洋学会记者汉斯·希伯等人的墓地都坐落在陵园的恭祭场两侧。调研团成员一进入陵园就被其中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并在陵园中心展开了庄重的宣讲活动,旨在向游客介绍当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华东战区的惨烈与前线战士的英勇。宣讲作为此次调研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团队成员都十分重视。经过认真准备,成员们为在场的游客带来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在雷动的掌声中,我们的宣讲活动圆满结束,也为我们此次的“忆历史安不忘危,守初心砥砺前行”专题活动落下了完美的帷幕。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这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我们老员工所要跟随的道路
这次走访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切身的感受红色文化、感受革命老区的现代教育气息、实地考察红色基地的发展现状,培养了我们传承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提高了学习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意识,为我们以后参与社会事务、为人民服务奠定了基础。
(文、图/阎懿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