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它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是我国一处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标。它就是曾经的济南火车站,即“津浦铁路济南站”。
这座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费舍尔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设计德式车站建筑,在见证了济南甚至山东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终于在1992年3月被山东省济南市和铁路部门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如今,二十多年时光流过,今昔的津南火车站,又分别在诉说着什么过呢?
8月18日,永利yl23411官方“城韵”暑期调研团来到人流涌动的济南火车站,探访老火车站的蛛丝马迹。
早在15日前往济南市城建档案馆的活动当中,团队成员就已经查阅了部分济南老火车站的图片资料,在出发去火车站的路上,队员们也及时查找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交流。到达目的地之后,大家对火车站周围进行了走访。不管是高大宽阔的售票厅,还是秩序井然的候车厅,亦或引人注目的广告牌,无不散发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彼时的西欧德式风格在这里已经无处可寻。目之所及,都是行色匆匆的赶路人。昔日空旷的平地,现在已经成为高大的建筑或宽阔的马路;昔日的候车室,如今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厅。那座曾经象征济南的哥特式建筑,早已永远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随后,团队继续探寻火车站周边的老建筑。团队来到了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即原车站邮局)。车站邮局至今仍然在用,并在门口说明了上班时间;转过路角,可以看到文化博物馆的牌子,建筑外观保存完好,仍保留有当年的风格,可以看出保护工作的到位。至此,“城韵”团队当日的调研任务圆满完成。
老火车站的拆除,纵然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等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结果,但这样一座标志性老建筑的消失,依然在不少济南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近年来,时常有人提出针对济南老火车站的复建计划,但关于这样做的意义是否值得为此付出的成本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时隔多年,在建筑材料和工艺发生变化的今天,想要完全“原汁原味”地复建老火车几乎不可能,但民间反对拆除和支持复建的呼声却从未消失。这样复杂的情况不禁令队员们思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传统建筑保护之间的平衡点究竟在哪里?假设古建筑已经被破坏,又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和手段来弥补所造成的损失?(图、文/段元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