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山东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部《问政山东》责编林绍荣走进课堂,结合自身多种融媒传播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作为记者在融媒时代如何更好地践行“四力”系列话题。林绍荣老师通过讲解分析与问答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的各项疑问,使大家对融媒时代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层的感受。
由林绍荣老师与其同事一起创作的《病死猪田间乱丢知道吗……〈问政山东〉现场局长被8连问后语无伦次》视频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短视频现场新闻一等奖,林老师作为视频的制作人与策划者,结合本视频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思路与同学们进行了关于践行“四力”的探讨。
脚力:3天3夜蹲守让报道接地气
关于脚力,林老师提到,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无害化处理厂的不规范操作都隐藏在高高的围墙里,四周不仅有监控,而且还是禁飞区不能使用无人机。荒山野岭中汽车太招摇,记者只能步行靠近处理厂,而为了拍到真实的现场记者能做的只有蹲守。经过3天3夜的蹲守,终于在有车出来开门的时候,记者拍摄到了处理厂里面的场景,也就是这段画面成了整个调查的关键证据,也成了“李莎八问”这条短视频的核心现场之一。
眼力:抓到“问得准,答得偏”这一细节,让报道有视野。
其次是眼力。林老师说,这条短视频有两个核心现场,一个是记者拍摄到的核心新闻现场,第二个是辣味十足的问政现场。在问政现场,督办员与主管官员之间出现了“问得准,答得偏”的戏剧化场面,而制片人此时在演播室敏锐捕捉到了这个细节,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碎片化创作,从而放大问政的效果和视频影响。
脑力:承载脑力思考,让报道有网感、有内涵。
讲到脑力,林老师详细介绍了视频制作过程的创作思路。碎片化的创作,需要多方配合联动的主动挖掘,从而对矛盾冲突进行充分展现。这要求制作人在制片前对最有可能产生亮点的环节提前预判,制定多种短视频预案;节目播出时,要现场观看,将预判内容与实际情况结合,再根据互联网传播特点进行后期制作。“李莎八问”视频的主体以督办员和当地主管官员的一问一答这一现场来展现矛盾冲突,林老师提出通过提炼关键数字来对这一冲突进行充分展现,因为数字的加入既是对事件提纲挈领地梳理,又能增加受众的期待感。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对视频进行处理,正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充分的预判、观察、反思与比较,运用脑力制作有新意的融媒产品。
笔力:追求全面而不片面,追求流量而不唯流量,让报道传得开。
在如何报道的方面,林老师讲到,不论是“触目惊心”的新闻现场,还是“辣味十足”的问政现场,放到网上一定会引来流量,但是作为主流媒体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在做短视频的时候,我们既要通过“辣味现场”,清“政风”;又要通过“立说立改”,鼓励“敢担当”,真正让问政实现闭环、收获实效。碎片化不代表片面化,所以我们不单单报道现象,还增加了有关当地直面问题认真整改的内容,这样既有对基层不作为的舆论监督,又有对当地整改的正面宣传。详实的讲解也为同学们在面临类似新闻报道时提供合理的操作方法。
林老师还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对短视频制作方法进行了分享。如何把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有意思,是制作好的融媒产品需要着重考虑的。他提到,现在有很多短视频惯用播音腔、联播体,缺乏个性和创新,而媒体融合并不是把做电视的思路用来做短视频,而是要拼创意。此外,短视频的推出,实现了大屏内容向小屏的传播转移,反过来短视频在小屏端的火爆,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屏端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最终实现了传播效益最大化和大小屏的良性互动,应当使大屏小屏进行相互交流与融合,发挥最大的传播效能。讲解结束后,林老师还与同学们关于问政山东节目、融媒产品制作以及新闻记者的责任与使命等话题进行了问答互动,进一步解决同学们的各项疑问。
本次《媒介融合导论》课程暨“未来传媒人”讲座在实践层面为同学们呈现了融媒时代下践行“四力”的新思路,为同学们在融媒产品制作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也增强了大家进行创新与实践的热情,为更好地成为媒介融合时代的未来传媒人做好准备。